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

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市觀察 > 正文

拆船業怪圈:拆得越多虧得越多

2013-06-18 07:29:05   來源:企業觀察報 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“我們已經兩個月沒有采購舊船了。”林育泉的話,凸顯了拆船業當前的困難境況。 

林育泉是廣東省江門市銀湖拆船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,他告訴記者,江門作為全國拆船業的集中地,該地區的拆船企業境況都不如意。 

很長一段時間業績低迷的航運業仍然沒有走出寒冬,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指數(BDI)一度跌至歷史最低點。于是,船東們不得不淘汰運力,從2012年到目前為止,拆船市場明顯活躍。 然而,由于國內廢鋼價格持續低迷,拖累拆船業陷入惡性循環。 

林育泉對《企業觀察報》記者說,拆船企業主要靠賣拆解下的廢鋼賺錢,而目前每噸廢船的拆解成本比廢鋼回收價格高出幾百元,不虧損才怪。 

終于,造船、航運、拆船、廢鋼,這四個環環相扣的行業集體拉響了警報。 

賠本的買賣誰來做 

目前,國內拆船數量一直保持在高位。中國拆船協會數據顯示,2012年國內拆解廢鋼船數量穩步增長,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.8%,成交數量僅次于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,貿易額約60億元人民幣。全年成交并拆解國內報廢船舶(未含長江流域小型報廢船舶)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.15倍。 

大批舊船涌入拆船廠,拆船企業并不“興奮”。林育泉告訴記者,拆解一噸廢船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,可廢鋼價格一直走低,這對于70%的收入來自廢鋼回收的拆船企業來說,是一筆賠本的買賣。 

蘭格鋼鐵網研究員張琳告訴《企業觀察報》記者,由于我國整個鋼鐵行業不景氣,廢鋼價格也不樂觀,去年一度跌至最低價格2200元每噸,一直沒有好轉,“現在價格大概是2400元每噸,廢鋼行情還將整體緩慢下挫,上漲動力不足。” 

越來越多的拆船企業面臨拆解物資積壓、虧損的情況。據中國拆船協會統計,國內會員拆船企業2012年第二、三季度庫存拆解廢船物資有60萬噸,資金占用巨大(約18億元人民幣),絕大部分企業虧損嚴重,多至上億元。 

針對目前的行情,林育泉坦承,企業的拆解量越大,賠的肯定越多,目前銀湖拆船廠還停留著幾萬噸的拆解物資,“由于價格太低,我們不愿意賣。” 

成本高負稅多 

早在去年6月份,就已有人預感到了拆船業的困境。彼時,航運業的不景氣催旺了拆船市場,但是行業不景氣的危機也已降臨。 

如果說鋼價倒掛是外界施予拆船業的壓力,那么國內嚴格執行的“綠色拆船”標準,使得拆船企業成本高企。 

中國拆船協會秘書長吳軍告訴《企業觀察報》記者,印度、孟加拉國等拆船大國大都采用沖灘、人工拆解方式,工藝簡陋,幾乎沒有船塢和環保等方面的投入,拆解成本低。而我國推行“綠色拆船”標準,企業在環保成本上投入很多,拆解成本自然高出很多。 

面對并行的壓力,林育泉告訴記者,作為企業,除了等待,確實沒有什么好的自救辦法了。“今年的行業形勢更加難料。”林育泉說,從企業自身來講,需要政府層面給予政策支持,比如在稅收方面的扶持。 

同時,高稅負也制約著拆船行業的發展。據了解,目前拆船企業采買進口廢船時,關稅為3%,再加上增值稅,整個進口環節的稅率合計達到20.51%,雖然這些稅負可以退稅和抵扣,但增加了財務費用。此外,拆船企業還面臨著購買廢船不能獲取增值稅發票,無法抵扣進項稅等問題。 

吳軍表示,協會也在此方面一直努力,與相關部門不斷協商,期望就稅負問題對企業進行扶持,同時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利用多種調節手段,鼓勵大型鋼廠加大對拆船企業廢鋼的采買力度,支持低耗能產業。